盘点今年市场表现,对很多零部件企业,尤其是本土企业而言,可以用“心寒”来形容。多位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向记者“倒苦水”说,从今年2季度开始就感受到订单下滑,但是没想到一直没能扭转行情,现在看来,今年零部件市场的形势甚至比2008年金融危机时还严峻,估计明年也不容乐观。
市场总体趋紧,本土供应商赚钱很难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1-11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52.35万辆,同比下降2.3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15%,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28%。与此同时,商用车产销降幅更大,分别下降了8.68%和5.93%。事实上,自主品牌乘用车和商用车正是本土零部件企业配套业务的主阵地,“大盘”下滑,零部件企业自然难以独善其身。例如,商用车发动机领域的领军企业潍柴动力第3季度营业总收入同比减少了22.92%,且利润下跌幅度大于营业收入;作为国内生产规模最大、产品系列最宽、配套能力最强的汽车离合器专业厂家之一,长春一东也受到了汽车行业产销量下滑的影响,其第3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减少了5成以上……
截至今年11月,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1亿辆,成为仅低于美国(2010年2.4亿辆)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理论上,汽车保有量越来越大必将拉高售后配件需求,但是仍有多家受访企业老总向记者反映,今年售后业务也非常难做。某湖北刹车片企业的总经理说“我们公司今年售后业务有所缩水,除了竞争加剧外,今年总体经济形势不好,物流运输的需求量相应减少,物流卡车跑得少了,也就不需要换那么多刹车片了……”他的观点至少在商用车售后配件市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相比而言,出口市场仍保持了快速增长,预计全年可实现出口销售额同比增长30%左右。今年12月于上海举办的法兰克福汽配展,其之所以在展览面积(逾16万平方米)及参展企业数(3600多家)等指标上再创新高,也折射出越来越多的本土供应商将促增长“押宝”在出口上。同时,主办方宣布共有超过6万名全球优质卖家亲临展会现场。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海外采购商已不再满足于在“家门口(美国拉斯维加斯汽配展、德国法兰克福车展等海外大展)”等中国供应商自荐,他们千里迢迢地来上海观展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希望扩大挑选范围和减少中间环节,以进一步降低采购成本。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竞相出口、海外采购商的越来越“精”,出口利润也已经越来越低。
发展空间变窄,零部件产业升级不易
通过上市零部件企业披露的财报显示,部分零部件企业本财年已经出现亏损或预亏。有些零部件企业虽然销售收入有增长,但净利润却出现了下滑。宁波华翔前3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却下降了近20%;东风科技前9月归属于股东的净利同比下降超过40%……。某南通生产汽车刹车片原材料的企业的负责人说,虽然他们公司今年销售额没有下降,但是几乎没赚到什么钱,其主要原因是,今年不仅CPI(消费物价指数)上涨,PPI(生产者物价指数)的涨幅也不低,加上人力资源成本的上涨,几乎挤干了企业利润。
相比前2年的车市持续“井喷”,今年车市的突然降温确实让某些本土零部件企业措手不及。例如,某浙江离合器面片供应商负责人透露,其已经花了2年多时间准备在中小企业板上市,今年(第3年)的业绩下滑,可能让之前的努力和几百万的上市开销付诸东流,为此非常焦急。据另一家主要出口美国的浙江刹车片企业的负责人介绍,他们公司今年出口订单还算可以,不过也感觉到订单增长没有预计中的那么好,为了确保资金链的安全,其为新厂房订购的上千万元的进口检测设备也被迫紧急叫停,已经预付的订金可能要“打水漂”……
谈到明年的市场走势,绝大多数本土零部件企业表示不看好,甚至还有企业感觉会不如今年。有零部件企业负责人坦言,做汽车零部件太累,又赚不到钱,其今年之所以还能维持下来,主要靠副业(投资)赚得钱来补贴。那么,如何才能规避经营风险和做强本土零部件产业呢。记者综合多家零部件企业负责人的观点如下:首先,新劳动法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其次,本土零部件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现在主要靠拼价格生存,企业利润非常低,根本没有足够的盈利用于研发,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现在很多合资品牌汽车厂商开始搞合资自主车型。这些“新车”虽然是“自主”,但是其配套体系确是“合资”渠道。换言之,合资自主车型不仅会蚕食“纯自主品牌”车型的市场,其“御用”的合资或独资的配套体系,还将挤占原本并不宽松的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生存空间。
放眼全球市场,今年除美国车市有所复苏外,欧洲市场也深受欧债危机拖累,但是,一些总部位于欧洲的跨国零部件供应商仍取得了不错的增长业绩。德国采埃孚(ZF)预计,其今年全球销售额有望同比增长20%,再创历史新高;德国大陆集团今年前3季度全球销售额也同比增长了18%,全年预计将实现295亿欧元的销售目标……不难看出,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只有拥有核心技术和品牌价值的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正是本土零部件供应商的“硬伤”所在,更需要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机构的科学引导和有效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