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相关产业 > 正文
2012全球汽车论坛(成都)专题报道之③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2年09月12日

智能汽车呼之欲出 安全、节能、舒适仍是方向

9月6日,2012(第三届)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先进技术,或者说未来汽车技术的方向,是汽车业发展的根本。目前全球汽车技术变革风起云涌,传统内燃机节能潜力尤存,电动车、燃料电池、混合动力在产业化前夜,汽车本身的安全、智能、舒适和人性化开发广为提速。那么,我们的汽车未来究竟会是怎么样的技术风格、技术路线?不同嘉宾有不同的分析。

来自清华大学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宋健、本田技术研究所常务董事川口祐治、大陆汽车亚洲区总裁杰•昆克(Jay Kunkel)、宾尼法利纳CEO Silvio Angori、奇瑞汽车研究院院长陈安宁,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会长助理杨士敏,齐聚成都娇子国际会议中心锦江厅,探讨全球汽车工业技术路线,前瞻产业前沿技术和未来社会汽车发展方向。

技术路径百花齐放

在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若干次技术阶段的调整,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特征的产品。从上世纪的流线型的福特T型车到小巧的甲壳虫;从崇尚肌肉、动力的大排量,到六、七十年代以日系车为模本的经济型小车。直到本世纪初德系车为代表的涡轮增压技术,和近几年掀起的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技术。

可以说每经过十几年或者几十年的积累,汽车工业会呈现出里程碑式的技术路线和代表产品。汽车公司仍在不断地寻找着新的主流的技术路线,通过技术细化,产品丰富,个性化设计,甚至多样化组合,开发出适合企业战略和市场定位的产品。

居安思危,未来汽车的技术路径又将何去何从?宋健从宏观的角度切入,谈及整个汽车行业技术发展的基本思路:它将朝着更加安全、节能、环保和舒适的方向前进。

“把主被动技术安全融合在一起,确保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更加突出。”宋健说:“安全技术朝着智能方向发展,通过安装多样传感器,更好地感知它的行驶环境。”

此外,汽车节能仍是大势所趋,在人类日益面临能源危机的今天,节能和替代能源需双管齐下。在川口祐治看来,汽车对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所以必须要降低汽车的CO2排放,同时确保能源能够稳定的供应给下一代。

节能与新能源并举

在宋健看来,节能方向要从改进产品细节入手,包括开发风阻小的产品,尽可能地降低阻力系数;此外,要改进发动机油耗,尽可能提升能耗比。选择最佳配置,朝着节能的基本方向去努力。

与此同时,混合动力技术因为市场需求广泛和符合现阶段产业应用,因此备受关注。首先在发动机工作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降低油耗,油电混合提升综合性能,对传统汽油机有50%左右节能降耗的提升空间。

川口祐治还谈及本田的一个新型混合动力系统,它由新型的混合动力发动机和内制的双效变速机构构成,还配合有一个与之相关联的驾驶模式系统,从而实现大幅度的降低能耗。

谈及可替代能源技术时,业界认为燃料电池是具有战略性高度的选项。通过在极限条件下的调控,应用液态氢等可燃烧能源,可以真正实现零排放。

“提升内燃机效率,拓展混合动力市场,开展电动汽车研究,直至替代能源的探索。” 川口祐治说:“兼顾良好的燃油经济性和运行效率,实现地球绿色之梦的美好愿景。”

智能技术以人为本

谈及未来汽车,人们惯性思维仅是“节能与减排”,其实,未来汽车还应以满足人类需求,实现人类出行智能、便捷的终极愿望,智能汽车的概念被不断广泛接受。

首先需要智能沟通,一种是配合基础设施应用,包括互联网、手机移动互联等;另外是汽车与汽车之间的通讯,实现智能沟通。

“司机要注意很多事情,比如说行人、车量、还有交通状况,采用了基础设施和汽车沟通,采用智能机械技术,为驾驶员的识别能力提供补充。” 川口祐治说。

杰•昆克(Jay Kunkel)表示,汽车是一个综合而人性化的体系,包括内部的系统,轮胎,以及其他的连接技术。“智能的连接系统,必然发展出未来的智能需求,即便未来会转移到新能源的汽车,但舒适和智能的主题不会变。”

汽车的智能还体现在远程控制上,“汽车使用时,冬天可以预热,加温;夏季提前开启空天,降温;还包括降低噪声、减少振动,都是智能和舒适的体现。”宋健说。

未来的技术,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期待,更需要更多的技术前瞻和勇气,更好地提升内燃机效率,逐步转移到新能源技术,是让未来更加绿色的科技保障。

本届全球汽车论坛在主会场及分会场规模上、与会人员的覆盖范围上、论坛内外各种活动丰富多彩的程度上,特别是议题的高度、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前两届全球汽车论坛,达到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新高度。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