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国
美国汽车销售渠道经过近百年的发展,逐渐趋于稳定,形成了厂家主导、经销商为主的特许经营模式。厂家与经销商之间有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没有批发这一环节,厂家不直接参与零售。同时,厂家与经销商相对独立,厂家不对经销商注资,双方在选择合作伙伴上有较大自主权。销售与售后基本分开,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兼具两个方面。经销商可以经营多个品牌,以规避单一品牌销售的风险,同时通过规模化效应,有效降低成本。经销商受各州法律保护,力量强大。流程图如下:
厂家→经销商→客户
2. 日本
在日本,汽车的销售模式经历了几次变革,但由厂家主导的特色一直未发生大的变化。厂家在销售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一般自建或参控股销售网络。汽车的销售,既可以通过独立经销商,也可以通过厂家出资的直销店来进行。新车销售为排他性品牌专营,旧车可以多品牌经营。厂家为经销商提供技术支持,并对经销商的服务质量、配件供应管理等进行严格控制。同一品牌的同一配件价格全球统一,主要部件由厂家供应,以保证配件质量和服务满意度。流程图如下:
厂家→独立经销商→客户
厂家→厂家出资的直销店→客户
3. 韩国
在韩国,厂家全资设立直销网络,展示厅遍布各地,一定区域内设立维修、配件供应中心。通过厂家的直销店或全资经销商销售汽车,营销网络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销售与售后分离。与直销店相比,经销商规模较小,经营品牌单一,通常只销售单一厂家的单一品牌产品。厂家对渠道控制严格,负责选择、更换经销商,对经销商有很大的控制权。流程图如下:
厂家→直销店→客户
厂家→全资经销商→客户
4. 欧盟
欧盟普遍采用二级代理体系,厂家划分市场区域,各区域均有分销商,销售体系庞大。分销商一般是独立的公司,在特定区域独家分销某厂家的产品,在该地区代表厂家利益,不参与零售,而是将汽车批发给下一级经销商。
整个经销网络以厂家为中心,分成两级,即一级销售网点和二级销售网点。分销商负责汽车从厂家到销售网络的运输过程,管理经销商网络,为经销商及终端客户提供售后支援工作。经销商面向客户,进行零售,销售与售后分离。早期时,经销商以专销为主,之后,欧盟采用“开放汽车销售形式”,允许经销商在任何一个欧盟国家设立经销店,同时可以销售不同品牌的汽车。目前与专销店与兼销店并存,但仍以专销店为主。流程图如下:
厂家→分销商→经销商→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