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是Anti-Lock Brake System的英文缩写,即防抱死制动系统。
ABS通过控制刹车油压的收放,达到对车轮抱死的控制。其工作过程实际上是抱死-松开-抱死-松开的循环,使车辆始终处于临界抱死的间隙滚动状态。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
EBD的英文全称是Electr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即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
当紧急刹车车轮抱死的情况下,EBD在ABS动作之前就已经平衡了每一个轮的有效地面抓地力,可以防止出现甩尾和侧滑,并缩短汽车制动距离。EBD实际上是ABS的辅助功能,它可以改善提高ABS的功效。所以ABS与EBD往往是同时配置的。目前国内大部分车型多已配置了ABS+EBD。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在车辆驱动轮打滑时,TCS依靠电子传感器探测到从动轮速度低于驱动轮 (这是打滑的特征),就会发出一个信号,调节点火时间、减小气门开度、减小油门、降挡或制动车轮,从而使车轮不再打滑。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统)
ASR与TCS的功能与原理较为相似。当电脑检测到某个驱动轮打滑时,就会自动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并对打滑的车轮施加制动,直到车轮恢复正常的转动。
TRC(循迹防滑控制系统)
TRC的工作原理依旧与TCS和ASR相似,只是每个厂商在技术的叫法上有区别。TRC可抑制车辆在湿滑路面起步与加速时驱动轮的空转,当起步或加速时,若侦测到驱动轮空转,就会控制驱动轮的制动油压及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确保最佳的起步、加速、直线行进以及转弯的安全性。
ESP(电子稳定程序)
ESP是英文Electronic Stability Pro?鄄gram的缩写,其最重要的特点是主动性。在ESP与ABS、TCS共同工作时,如果说ABS是被动地作出反应,那么ESP却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ESP是ABS系统的延伸功能。它通过对车辆行驶状态信息进行分析,然后通过ABS系统对某个车轮实施轻微制动,来帮助车辆维持动态平衡。ESP可以使车辆在各种状况下保持最佳的稳定性,在转向过度或转向不足的情形下效果更加明显。
ESP一般在欧系车上普遍采用。此外,很多汽车厂商都开发了功能与ESP相似的系统,但各公司的叫法不同,如宝马公司的DSC(汽车稳定操控系统)、丰田公司的VSC(车身稳定控制)、本田公司的VSA(车辆稳定性控制)、日产公司的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等。

差速器和差速锁
汽车在转弯时左右轮转速不一样,内侧车轮转得慢、外侧车轮转得快。而差速器则是把连接左右车轮的两个传动半轴连起来,通过齿轮组的特殊设计,将发动机输出扭矩一分为二,允许转向时输出两种不同的转速。通俗地说,就是使左右车轮在转向时转速不同,从而保持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不过,差速器也有一个缺点,只要差速器两端有一个车轮陷入打滑状态,另一端的车轮也会一动不动。为解决这个问题,差速锁应运而生。差速锁通过把差速器的齿轮组部分完全锁止,从而使差速作用临时失效。
四轮驱动
四轮驱动就是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四个车轮都能得到驱动力。这样一来,发动机的动力被分配给四个车轮,遇到路况不好才不易出现车轮打滑,汽车的通过能力得到相当大的改善。不过,目前市面上采用四驱装置的主要是偏重越野的SUV,轿车产品采用四驱结构的还不多见,比如奥迪的Quattro全时四驱系统。
防滑轮胎
目前各大轮胎厂商都开发了雪地防滑轮胎,主要原理是通过胎面花纹的变化以及在胎面上设置一些附着物来增加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车轮打滑。
此外,防滑链、防滑剂等也对轮胎防滑有一定的作用,但其效果相对于各种电子控制系统还很有限,只能作为辅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