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动知识 > 正文
ADAS市场加速 后续服务商机无限
作者: 未名 来源: 汽车制动网 日期: 2013年05月16日

近几年,全球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在汽车电子的领域开始飞速发展,许多整车厂商也早已开始了ADAS领域的积极实践和规划。目前ADAS技术主要有三个大的方面: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偏离预警和侧面物体探测。而基于影像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的ADAS系统及其部件也早已成为汽车厂商的新关注点。
 
事实上,ADAS市场的价值不仅仅存在于产品高科技所赢得的高利润空间,还存在于紧随其后的拓展服务领域。根据Frost & Sullivan公司的研究,对于ADAS,其实并不只是单纯独立安装的一个先进辅助系统,还有很多的市场价值来源于产品背后的延伸性服务,比如,将车内的ADAS系统与车联网进行连接,那么ADAS的市场价值将会进一步扩展到信息服务提供商和网络运营商。这样来看,前端设备供应商所获得的利润基本是一次性的销售利润,而这些后续提供服务的企业才会真正的从中获得有粘性的长期利润。
 
中国的ADAS 市场,安装率更高或者说有对ADAS更有装备倾向性的大多数都是国外品牌或者是一些合资厂商,比如大众、丰田、福特等。这些厂家在技术上相对更加完善,并且与国际知名的ADAS零部件系统供应商有长期的合作,并且这些合资品牌汽车的售价相对比较高,对于这样的成本上涨能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再加之品牌本身的知名度和相对较高的品牌价值,消费者也相对更加愿意为这些产品买单。
 
与这些大厂家相比,国内自主品牌厂商在对待ADAS的态度上就相对比较保守。虽然大家对于ADAS的作用和未来发展的潜力都有共识,但是技术的缺失和成本的增加,让许多的自主品牌厂家不得不放弃一部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的产品。而这些有很大程度上,也与厂家自身的品牌和市场定位有关系。根据Frost & Sullivan公司的研究,在中国,自主品牌厂商大多的市场定位都是中低端、中小车型的市场,而相对较为低廉的价格通常都是他们的主要竞争优势。成本控制在这些厂家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往往增加一个车辆的小功能就可能让本来就已经十分微薄的利润变得更加伤痛,比如一些A0级别的车型,十分mini的车身大小,总价也不过几万块,如若再加装了比如倒车影响,定速巡航之类的功能产品,估计利润就无从而来了。所以,很多自主品牌的车企,也只是在一两个车型中尝试性应用ADAS。
 
然而,这里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比亚迪。这个以电池电源产品起家的整车厂,也许对于“电”相关的产品真的是情有独钟。当然而言,大部分的比亚迪车型都安装了功能丰富的车内电子系统和设备,多功能的ADAS系统更是在比亚迪的车型中屡见不鲜。比亚迪的营销人员说,厂商早已将多功能的各种汽车电子产品和系统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销售卖点。以这次2013上海车展的主推车型思锐来说,作为比亚迪旗舰B级车的思锐,思锐的一大亮点就是高端豪华的科技配置,10.2寸的高清电容触摸屏,360度的全景影像系统, HUD夜视系统,TFT全液晶数字仪表盘,EPB电子驻车系统,CSS定速巡航系统,智能钥匙系统等等全数配备。另外,针对思锐,比亚迪还配套了一体化的云服务,将车辆控制,车内导航,车辆信息等联通车联网,提供更丰富的远程控制体验,并且能及时进行车内外的信息交互。而全部的最高配置的车型也只是在15万左右的价位,令我们惊叹比亚迪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更多的则是看到一个自主品牌企业在自主研发,高新科技方面所作的努力,这些电子产品很多都是比亚迪自主生产制造的。自主品牌的厂商主动跳脱低价格的市场定位枷锁,将产品的卖点,从纯粹的低价竞争转向将高科技和功能作为卖点,这一点很值得鼓励,毕竟纯粹依靠价格作为竞争力,并不是个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想要长期持续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的竞争力才是未来真正能够赢得市场的关键。然而,在国际大企业作为技术先驱的ADAS市场,国内企业技术和生产工艺上的差距显而易见,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会是一条十分艰难的路,但我们相信汗水浸润后的泥土必将能够长出最茁壮的大树。
 
据Frost & Sullivan公司预测,到2015年,全球的ADAS市场将会有大约30亿美元左右的价值,而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目前整体的ADAS步伐距离全球领先的市场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市场潜力显而易见,未来几年,中国整体的ADAS市场体量也将在向着1亿美元冲刺,未来的高科技在汽车上的应用将会更加亲民,越来越多的中低端车辆也将大范围的开始应用这些产品,为行车安全提供保障的同时也给予更多驾驶者人机互动的新体验。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