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制动知识 > 正文
2014北京车展@新技术推介
作者: 杨虹 来源: 中国汽车报 日期: 2014年04月21日

LED车灯、后视摄像头、透明引擎盖
科技为汽车“整容”
 
不再是传统汽车干净利落的车身曲面,各种匪夷所恩的外形设计。球形的车轮,可以在水平面与建筑物的表面之上呼啸。无人驾驶,驾驶员通过全息投影体感系统控制汽车穿梭自如……好莱坞科幻影片里拥有千变万化的造型,让人瞠目结舌的智能汽车目前还只能驾驶在胶片里,但汽车工业走过今天,风风雨雨一百多年的发展让这些“外星来客”正高速的从屏幕里向现实驶来。
 
“风情万种的眼睛”
明眸善睐,顾盼生辉。凡面容姣好者,大多有一双动人的眼睛。对于汽车来说,车灯就是汽车的眼睛。从普通的白炽灯、卤素灯、氙气灯,到现在即将普及的LED车灯,汽车眼部犹如做了一次整容手术。
 
“体积小与可塑性强是LED车灯特有的优势,摆脱了体积的限制,设计师打造了丰富的车灯造型,而独特的车灯造型可以强化车辆的个性化设计和品牌特征。”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周立辉表示,应用于汽车前照灯,LED阵列的排布可打造出各式各样的前组合灯,容易形成品牌特征,提高品牌的识别。应用于尾灯,颜色丰富的LED尾灯组合增加了汽车造型的独特性。
 
“车灯的造型决定整车外观的特性,并非随心所欲。”上海同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雨成说。2008年末,奥迪推出了R8,首次把LED车灯应用到前照灯上。它的远近光、转向、日间行车灯的照明功能全部使用LED元件,作为跑车,R8彰显出张扬而具有攻击性。而2012年推出的新款奥迪A6,定位商务人群,外观就相对保守一些。其LED尾灯设计呈环状排列,科技感十足,引起业界广为赞誉,也形成了现在奥迪特有的设计元素。
 
LED满足了设计师的艺术感需求,计师们丰富的想象力被松绑,于是,那些前卫并让我们无限惊喜的汽车灯具频繁出现。正如奥迪设计主管史蒂芬•西拉夫所说的那样,“LED为汽车设计师打开了一扇大门,许多外形和内饰设计的创意将成为现实。”
 
“即将消失的耳朵”
如果说车灯是汽车的眼睛,那么后视镜在造型上可以说是汽车的耳朵。然而最近,在汽车界刮起了一阵要废除‘耳朵”的风。
 
为了提高倒车安全,3月31日,美国高速公路安全局(NHTSA)发布新规,要求2018年5月1日之后生产的新车全部都要安装后视摄像头。随后很快,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联合通用、丰田、大众等汽车制造商联盟的12名成员,向NHTSA上交了一份提案,建议用后视摄像头取代传统的汽车后视镜。
 
“由于汽车存在盲区,在过去的5年中,提高行车视野已经成了汽车技术研发中的潮流。”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朱西产教授表示,倒车影像系统可以扩大驾驶员的视野,弥补了后视镜看不到的区域。
 
汽车造型本身就是一门美学、艺术学、物理学、空气动力学等的综合学问。一件好的艺术作品,在于一气呵成。“考虑到风阻、行车稳定性以及噪音等因素,一直以来流线型的整车造型被设计师广泛推崇。”广汽集团研究院造型总设计张帆表示,后视镜、门把手以及收音机天线等车身附件再设计时,都要考虑到其本身的空气阻力以及对整体审美的影响。
 
如果特斯拉的提案通过,那么未来没有“耳朵”的汽车,整体的造型将更加光滑。然而法律的改写是漫长的,而且后视镜目前在各国仍被广泛使用,短期内难以被取消。雷雨成表示,电子系统存在不稳定性,取消后视镜会造成重大的安全隐患。暂且不论未来是否真的会取消,但从汽车制造商们的变革可以看出,减少外在的装饰性附件以及部分传统零部件,广泛应用电子技术,提高整体流线型是未来汽车造型的趋势。如门把手未来就完全可以被电子钥匙取代。
 
“穿上隐形衣的身体”
眼睛和耳朵相继“整容”之后,汽车大佬们开始对身体更多部位“吹毛求疵”,这次他们胃口变得更大,把目标定在了整个汽车的“上半身”。
 
近日,路虎官方透露了最新的“透明引擎盖”技术,帮助驾驶员“看穿”引擎盖,了解盖下的地形并及时避开各种障碍物。
 
据路虎官方称,该系统借助摄像头和投影仪,安装在汽车前进气格栅的摄像头可以将车头遮挡的区域画面通过平视显示器投射到挡风玻璃的下部。也就是说,当摄像头开启,你的爱车从视觉上,就如同穿上了隐形衣,变成了透明的,让你再也不担心复杂的路况。
 
那么有没有真正的透明引擎盖?实际上,2013年德国改装品牌Capristo已经生产出透明玻璃引擎盖,并将它成功“移植”到法拉利458Spider上。改装后的引擎盖采用碳纤维材料,并设置了通风口,有利于引擎散热。据悉,Capristo为引擎盖提供选色服务,可以满足车主所需的任何颜色。如果说仅仅是透明的引擎盖,并不能完全满足车主对外观造型个性化的需求,那么为你的引擎盖选择大胆的跳色系,则是更能彰显个性的办法。

(转载请注明来源: 汽车制动网/chebrake.com 责任编辑:elizabeth)

推荐好友:
加入收藏: 加入收藏夹
】【打印本页】【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联系电话:021-50325218
Copyright 2007 www.chebrak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2007 汽车制动网 版权所有|法律声明 沪ICP备13016240号-2